围产期心肌病变必须及时治疗,否则可能导致心力衰竭、血栓甚至危及生命,但通过规范干预可改善预后并降低复发风险。
围产期心肌病变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轻度患者在分娩后可能自愈,但症状明显者必须接受治疗以避免进展为重度心力衰竭。治疗核心包括对症缓解与病因干预,如呼吸困难患者需吸氧并限制体力活动,心律失常者需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稳定心率。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和低剂量强心药可改善血液循环并减轻心脏负荷。若存在基础疾病如高血压或感染,需同步治疗以消除诱因。分娩时机需严格评估母体状况:病情稳定者可尝试阴道分娩,但心功能Ⅲ级以上者建议剖宫产以降低心脏负担。治疗全程需动态监测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警惕右心室血栓形成风险,必要时使用抗凝药物预防栓塞并发症。患者出院后应保持低盐高蛋白饮食并逐步开展康复训练,推荐母乳喂养以促进母体恢复。尽管多数患者停药后心功能可恢复正常,但约15%-30%存在复发风险,故再次妊娠前需经多学科评估确认具备妊娠条件。妊娠期新发病例需果断终止妊娠以避免不可逆心脏损伤,而产后患者通过早期干预可将死亡率从传统认知的25%-50%显著降低至10%以下。定期心血管科随访、科学营养管理及适度运动是预防复发的关键措施,患者需终身避免酒精摄入并谨慎选择心血管毒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