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脏衰竭需综合控制感染、改善心肺功能、纠正心衰,核心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氧疗、利尿剂及强心药物应用,严重者需介入或手术干预。
-
控制感染与基础治疗
感染是常见诱因,需根据痰培养选择敏感抗生素。同时严格卧床休息,低盐低脂饮食,限制钠摄入,监测体重变化,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
药物对症治疗
- 利尿剂(如呋塞米)减少体液潴留,缓解心脏负荷;
- 强心药物(如洋地黄)增强心肌收缩力;
- 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改善血液循环,β受体阻滞剂调节心率。
-
呼吸支持与氧疗
纠正缺氧是关键,必要时通过机械通气或人工气道改善通气功能,长期低流量吸氧可缓解肺动脉高压。 -
手术与介入治疗
顽固性心衰可考虑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或植入除颤器(ICD),终末期患者评估心脏移植可能性。
早期干预、规范用药和定期随访是改善预后的重点,患者需严格遵医嘱并警惕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