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无力危象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主要表现为呼吸肌麻痹导致呼吸困难甚至衰竭,常见于重症肌无力患者因感染、药物或应激等因素诱发。关键亮点包括:突发性加重、需立即插管抢救、死亡率高达30%。
-
典型症状
最突出表现为短时间内出现吞咽困难、说话含糊、抬头无力,进而发展为呼吸急促、口唇发紫。约80%的危象由肺部感染触发,夜间症状易加重。 -
三大诱因分类
- 肌无力危象:抗胆碱酯酶药剂量不足引发,占65%
- 胆碱能危象:药物过量导致呕吐、瞳孔缩小
- 反拗危象:对药物突然无反应,多与免疫紊乱有关
-
黄金抢救流程
立即进行血气分析(PaO2<60mmHg是插管指征),同时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避免使用镇静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禁忌药物。 -
预防复发要点
稳定期患者需定期监测胸腺CT(20%伴胸腺瘤),接种肺炎疫苗。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注明"重症肌无力"及禁忌药物。
早期识别"晨轻暮重"的波动性症状、避免擅自调整药物剂量是防止危象的关键。若出现3天内症状持续恶化,务必立即呼叫急救而非自行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