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实变是肺组织因液体、细胞或组织替代含气腔隙而导致的实变性病变,常见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引发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病因包括感染、免疫异常或循环障碍,部分病因具有传染性,需及时诊断干预。
-
肺实变的本质是肺泡被异常物质填充,如炎性渗出物、血液或肿瘤组织,导致肺组织密度增加,影像学检查显示高密度影,听诊时可能闻及管状呼吸音或支气管语音。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是常见原因,而非感染因素如自身免疫疾病或肺循环障碍也可能诱发。
-
症状多样且与病因相关,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气促或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胸闷、胸痛甚至呼吸衰竭。若由感染引起,常伴随发热、乏力、食欲下降等全身表现;若合并肺循环障碍,可能伴随血压下降或休克症状;肿瘤相关肺实变则可能出现咯血或体重锐减。
-
诊断依赖综合检查,医生需通过影像学(X线或CT显示肺部高密度影)、实验室(血常规、炎性标志物)及病原学检测(痰培养、核酸检测)明确病因。部分患者需通过支气管镜或病理活检进一步验证。早期诊断对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尤其是感染性或恶性病变。
-
治疗核心是病因管理,感染性肺实变需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严重者可能需机械通气支持;免疫异常相关肺实变需抑制异常免疫反应;若由循环障碍引起,则需改善血流动力学。部分重症病例可能涉及胸腔引流或手术干预,并发症如肺脓肿或急性肺动脉高压需同步处理。
-
高危人群需格外警惕,老人、长期吸烟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易罹患肺实变。出现高热、大量脓痰或进行性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以避免病情恶化。定期体检及避免暴露于污染环境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预防核心在于增强免疫力并控制基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