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流行的主要病毒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猴痘病毒、H5N1禽流感病毒、登革热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奥罗普切热病毒、东部马脑炎病毒和诺如病毒等,其中新型猴痘Clade Ib变种致死率达3.6%,H5N1首次跨物种感染奶牛,登革热病例创纪录达1400万例。
——
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
2024年新冠变异株如KP.2等引发轻微至中度症状,常见喉咙痛、鼻塞、发热、咳嗽及嗅觉丧失,部分患者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如腹泻,易与食物中毒混淆。尽管毒性减弱,但KP.2的喉咙痛与咳嗽症状较明显,需核酸检测确认感染。
猴痘病毒
Clade Ib型猴痘变种致死率高达3.6%,远超此前流行的Clade II型(<0.2%)。该变种更具致病性与传播力,已扩散至欧洲多国,87.6%病例集中在非洲儿童群体,全球累计报告近6万例病例。疫苗短缺问题加剧防控难度,儿童与成人均面临感染风险。
H5N1禽流感病毒
H5N1首次在奶牛群体暴发,波及美国16州700余头牲畜,导致奶产量下降、食欲不振。病毒具备跨物种传播潜力,可在哺乳动物间扩散,全球仅计划生产480万剂疫苗,应对能力有限。巴氏奶与熟牛肉经高温处理后可安全食用。
登革热病毒
登革热病例全球激增至1400万,美洲占比90%(1270万例)。气候变化、厄尔尼诺现象与城市化推高传播风险,气温上升或使美洲与亚洲疫情增加18%。仅2种疫苗上市,但覆盖率及多血清型保护能力受限。
脊髓灰质炎病毒
2024年9月,加沙地带废水检出病毒阳性,致10月龄婴儿瘫痪,触发紧急疫苗接种行动。战乱导致的医疗设施损毁与卫生系统崩溃加速病毒扩散,冲突区实施“扫荡式”免疫以遏制疫情。
奥罗普切热病毒与东部马脑炎病毒
奥罗普切热首现南美致命病例,巴西报告2人死亡及1例死产。东部马脑炎在美国东海岸8州致16例感染,病毒经蚊子传播,重症患者死亡率高达三分之一,需警惕中枢神经系统损害风险。
——
诺如病毒
冬季高发的消化道病毒通过粪口传播,引发呕吐、腹泻、发热及腹痛。老年人与免疫力低下者易出现脱水等并发症,需勤洗手、饮用洁净水源并强化环境消毒。
每年流行病毒种类多样,建议接种疫苗、勤洗手、关注卫生预警。高风险人群如儿童、孕妇、免疫力低下者需加强防护,突发高烧、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