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报销范围药品目录明确规定了哪些药品能报销、哪些需自费,核心在于“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目前目录内药品达3159种,分为甲类(全额报销)和乙类(部分自付),并动态调整新增肿瘤、慢性病等紧缺药。以下分点详解:
-
甲类与乙类药品的区别
甲类药品(如基础降压药)临床必需且价格低,直接全额纳入报销;乙类药品(如部分抗癌药)需个人先自付10%-30%,剩余部分按比例报销。例如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属乙类,限糖尿病患者使用。 -
明确不纳入报销的8类药品
滋补品(如阿胶)、保健药、美容减肥药、预防性疫苗等均不报销。酒制剂、果味制剂(儿童专用除外)等也排除在外,重点保障治疗性用药。 -
2025年目录新增137种药品
最新调整覆盖肿瘤靶向药(如伊鲁阿克片)、慢性病长效胰岛素等,部分药品取消使用限制(如骨化三醇注射液)。新增儿童果味制剂,优化罕见病用药。 -
查询方法
通过“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输入药品名称,可实时查询是否在目录内、报销类别及限制条件,如安宫牛黄丸限急诊使用。
医保目录每年更新,建议参保人及时关注调整动态,通过正规渠道查询,确保用药合规享报销。特殊用药需遵医嘱并确认医保限定范围,避免自费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