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报销流程分为门诊、住院、异地就医三类,核心步骤为:持证件在定点医院直接结算(门诊/市内住院)或出院后15日内备齐材料至新农合管理中心审核(市外住院)。报销比例因医院等级、费用分段而异,乡镇卫生院住院最高可报90%,慢性病门诊年补偿限额5000元,大病保险可二次报销。
-
门诊报销
村卫生室处方药费限额10元内报销60%,镇卫生院检查费限额50元内报销40%。慢性病患者需提前申请鉴定,持证就诊可享年度限额内40%-50%补偿,特殊病种(如恶性肿瘤)门诊按住院比例报销。 -
住院报销
- 市内住院:出院时持身份证、合作医疗证、诊断证明等,在定点医院窗口即时结算。乡镇卫生院报销比例最高达90%,三级医院约70%,起付线逐级递增(如一级医院500元)。
- 市外住院:需提前备案,出院15日内携带病历、费用清单等至县级新农合中心审核,骨折等外伤需额外提供事故证明。报销比例比市内低10%-20%,起付线1000元左右。
- 特殊情形:分娩定额补500元;低保户免起付线且比例提高10%;中医药服务报销比例额外上浮10%。
-
异地与急诊报销
长期异地务工或突发急诊,需在入院5日内电话备案,选择公立医院就诊。出院后30日内提交暂住证、急诊证明等材料,按对应等级医院比例降低10%报销。通过国家新农合APP可自助办理跨省结算。
提示:每年政策微调,建议咨询当地医保局获取最新起付线与封顶线。材料缺失或超期可能影响报销,务必保留所有票据原件。慢性病、大病患者记得定期提交复查资料以延续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