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自2025年起全面调整医保政策,核心亮点包括降低住院起付标准、缩减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等待期、统一缴费费率并扩展生育医疗待遇覆盖范围,同时调整个人账户共济政策及特殊病种认定标准。
兰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迎来多项关键性调整:一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起付标准由400元降至200元,二级医疗机构由550元降至400元,三级医疗机构维持700元不变,显著减轻患者初期医疗负担。使用乙类药品目录及部分诊疗项目的个人自付比例从20%下调至10%,住院分段自付比例平均降低1-3个百分点,进一步降低参保人个人支出。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从2.6万元提升至4万元,超限部分由大额医疗保险报销90%,年度累计最高支付额度达28万元。缴费年限方面,要求最低实际缴费年限满10年,退休时累计年限未达标者需一次性补缴,但政策调整前已参保人员不受限制。
针对灵活就业群体,新政策实现两大突破:一是统一缴费费率为5.4%,原按5.75%缴费的人员每年人均减负约268.8元;二是首次参保待遇等待期从6个月缩短至3个月,配合3个月医保关系转移缓冲期,提升流动人员参保灵活性。兰州市全面执行全省统一的门诊慢特病政策,取消户籍限制并允许配偶、父母、子女共享个人账户资金用于代缴居民医保费用,慢性病特定药品目录扩充至53种,糖尿病、高血压等门诊用药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生育保险待遇方面,在职灵活就业人员待遇标准统一后,新生儿医疗费用可单独报销,配偶生育医疗费用同样纳入保障范围。为优化服务体验,当地推出“医保刷脸结算”功能,65岁以上居民可凭人脸识别完成异地就医备案。政策过渡期同步延长至新旧制度并行阶段,确保就医衔接平稳过渡。
此次调整显著强化了医疗保障的公平性与可及性,通过精细化费用管控与多维待遇优化,既降低了参保人经济压力,又为灵活就业群体提供长效保障机制,标志着兰州医保体系步入更包容、高效的新阶段,市民可通过“甘肃医保”APP实时查询政策落地进展及待遇变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