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自2025年1月1日起执行新特药医保政策,明确乙类特药费用需参保人先行自付4%-5%(职工4%/居民5%),同时扩大特药管理目录至284种,明确处方流转规则及报销标准,进一步规范使用流程并优化待遇保障。
-
特药目录及处方管理:西安市将依沃西单抗注射液等41种药品新纳入特药目录,调出9种,现管理药品共284种。特药处方需通过电子处方中心流转,禁止纸质处方, 处方量通常限制4周,医师可视病情最长延至12周。
-
费用分担规则:使用乙类药品(含特药)时,参保职工需承担药费4%自付额,居民自付5%,剩余费用按基本医保待遇报销。例如甲类药品全额报销(职工/居民比例不同),但中药饮片归为甲类无自付。
-
特药定点服务强化:2025年起,特药定点零售药店须接入电子处方平台,参保者可通过全省互认的特药定点机构备案,异地就诊可便捷购药,避免跨区域用药阻碍。
-
门诊用药报销整合:新政优化门诊慢性病、特病等与特药衔接的流程,取消原特药处方需多次备案的流程,部分特殊用药(如咪唑立宾等)提高报销比例至94%,综合减轻癌症及罕见病患者长期负担。
新规实施后,参保人需及时熟悉药品目录及支付规则,优先选择电子处方定点渠道;建议患者提前规划跨区域就医方案,避免因处方流转不规范导致报销受阻,同步关注年度支付封顶线保障权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