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已实现人工耳蜗类耗材集采降价,单套价格从20余万降至5万左右,同时建立了“医保报销+残联补助+医院减免”的三级保障体系,患者家庭负担大幅降低。
安徽自2011年率先将人工耳蜗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后,逐步完善保障机制。2025年起执行的集采政策使人工耳蜗类耗材(含植入体、言语处理器)平均价格从20余万元降至5万元,患者选择面更广,包括支持3.0T核磁检查和一体式设计的新型产品。医保体系覆盖0-14岁听力残疾儿童,除医保报销70%外,残联提供最高5.1万元补贴,加上每年1.5万元康复训练费,形成综合支持网络。政策强调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参保人如张**等案例显示个人自付比例显著降低,尤其外地患者因异地结算便利大幅增加,部分省份患者转向安徽就医。医保与筛查结合的“三早”策略,推动听障儿童语言康复效果提升,全国15省已将手术费纳入医保,但设备报销仍属少数地区优先落地。未来随政策扩散,更多家庭有望减轻经济压力,实现“无声世界”到“有声未来”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