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保自2022年9月1日起个人账户资金不再打入银行卡,而是实行定向使用政策,专款专用支付医疗费用,资金不可自由提现。
政策调整的核心是增强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依据国家《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北京市在职职工个人账户仅计入个人缴费部分(缴费基数的2%),单位缴费部分不再划入,而是纳入统筹基金,用于门诊共济保障;退休人员个人账户定额划入,暂定每月100元左右。自政策实施起,已打入医保个人账户的资金可继续自由支取,但新划入资金仅限在定点医疗机构或药店支付费用,不可提现或用于非医疗消费。
具体使用范围包括本人及家庭成员(配偶、父母、子女)在定点医药机构的个人自付医药费,同时支持医保存折关联北京银行卡提取历史资金。政策规定个人账户可用于家庭成员共济支付,需提前完成“家庭共济”备案。需注意,原医保存折(北京银行账户)仍可继续使用,但2022年9月1日后新划入资金仅限定向支出,原存折内资金未支取部分不受影响。
若查询不到账户资金变化,应确认是否为医保存折而非银行卡,或通过“北京医保公共服务平台”等线上渠道核对账户明细。对于断缴或未激活社保卡的用户,需完成补缴或激活流程方可恢复权益。医保账户功能逐步向“保障医疗需求”倾斜,长期来看有助于缓解门诊费用压力并强化基金统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