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医保最新政策2025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重点包括跨省异地就医转诊优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报销比例提升等惠民措施,简化备案流程并加强医疗服务监管。
内蒙古自2025年5月1日起执行新版医保政策,明确跨省异地就医转诊规则,参保人需通过区内三级医院审核开具《转诊单》,实现“转诊即备案”,并享受与本地一致的直接结算服务。转诊范围限定为三级医保定点医院,急危重症患者可通过远程会诊快速审批,且转诊备案有效期延长至6个月,同种疾病可申请延期。政策同时调整医保报销比例,跨省异地转诊人员与急诊抢救人员享受同等报销待遇,较其他临时外出就医人员提高10%。
在支付方式方面,内蒙古全面推行DRG/DIP付费改革,5月起区内异地住院费用按病组打包结算,促使医疗机构优化成本管控,遏制过度医疗,参保人医疗费用更透明合理。针对药品保障,新版医保目录纳入154种门诊特殊用药,覆盖肿瘤、罕见病等83个病种,提升大病治疗可及性。政策取消跨省异地就医备案的院内治疗前提条件,规范转诊机构资质,明确仅限主任医师可开具转诊单,并建立医保失信医师惩戒机制。
内蒙古还配套升级配套服务,如推出“医保钱包”跨省共济功能(当前限区内使用),新生儿、流动人口等群体参保限制放宽,大病保险连续参保激励机制上线,零报销年度最高可增6000元封顶线。居民需注意,异地就医时须核对DRG/DIP结算标识,及时索取费用清单避免纠纷,住院起付线标准统一为三级1000元、二级600元。政策旨在构建分层诊疗体系,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参保人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等渠道实时获取备案及结算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