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看门诊后回老家可以报销,但需满足异地就医备案、定点机构就医等条件,且报销比例可能低于深圳本地。 以下是关键要点:
-
备案是前提
深圳参保人需提前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深圳医保官网或线下窗口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备案类型包括长期居住、临时外出等。未备案则门诊费用无法直接结算,需垫付后申请手工报销,比例降低30%。 -
门诊报销有条件
- 直接结算:仅限备案后,在老家已开通异地门诊联网结算的定点机构就医,持深圳医保卡或电子凭证直接刷卡,按参保地(深圳)政策结算。
- 手工报销:若未直接结算,需保存门诊票据、病历等材料,1年内向深圳医保局申请报销,但报销比例可能降至80%(跨省)或90%(省内)。
-
报销比例差异
- 备案后按深圳标准支付(如一级医院门诊报销94%),未备案则比例降低。
- 深圳一档医保个人账户余额可支付备案地门诊费用,二档/三档需绑定社康,异地门诊统筹支付限额约2619.6元/年。
-
注意事项
- 急诊抢救视同备案,无需额外手续。
- 部分门诊慢特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可跨省直接结算,但需提前确认就医地机构是否开通服务。
提示:建议提前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查询老家联网定点机构,并咨询深圳医保局(12393)获取最新政策,避免因材料不全或超期影响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