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报销的流程主要包括就医、结算、提交材料、审核到账等环节,核心步骤为:选择医保定点机构、主动出示医保凭证、结算时直接抵扣或后期提交材料报销。 关键点包括:门诊/住院流程差异、起付线与报销比例限制、异地就医备案要求,以及线上报销的便捷趋势。
-
门诊报销
就诊时需前往医保定点医院,主动出示医保卡或电子凭证,结算时医保部分由医院直接抵扣,个人支付剩余费用。部分特殊情况(如慢特病)需提供额外证明,如慢特门证。若未实时结算,需保留诊断证明、收费单据等材料,后续到社保机构办理手工报销。 -
住院报销
住院前需凭医生开具的住院证办理手续,登记时出示医保凭证。出院时携带出院记录、费用清单等材料,在医院结算窗口直接报销,多退少补。注意起付线要求(如1000元),超过部分按比例报销(通常75%左右),且需符合医保目录范围。 -
异地就医
跨省就医需提前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或小程序备案,选择开通异地结算的定点医院。备案成功后,持医保卡直接结算;若未备案,需先垫付费用,再回参保地提交住院发票、费用清单等材料申请报销。急诊可事后补备案,但需提供病历证明。 -
材料准备与线上办理
手工报销需提供发票原件、费用明细、出院小结等材料,部分地区支持线上提交(如“闽政通”“浙里办”APP)。线上流程包括上传票据、填写信息、等待审核,报销金额约15个工作日内到账。新生儿等特殊群体需额外提供出生证明、监护人证件等。
提示: 各地政策可能差异,建议提前查询参保地细则;非定点机构、境外就医等情形不予报销。线上报销逐渐普及,可优先选择备案后直接结算,减少垫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