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牙医时常见的“坑”包括过度治疗、隐形消费、技术不专业、设备消毒隐患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费用虚高或治疗效果不佳。要避开这些陷阱,需提前了解以下要点:
-
警惕过度治疗
部分机构可能推荐非必要的项目,如频繁拍片、美白套餐等。若牙齿问题轻微,可先咨询多家医院对比方案,避免被推销。 -
确认收费明细
提前要求书面报价单,检查是否包含耗材费、麻醉费等附加项目。例如拔智齿的低价广告可能不含术后药物费用。 -
核查医生资质
查询医师执业证书及从业经验,尤其种植牙、正畸等复杂项目。新手医生可能以“专家”头衔包装,需通过卫健委官网验证。 -
观察消毒流程
器械未密封或重复使用托盘是常见隐患。正规诊所会当面拆封一次性用具,并有高温灭菌设备公示。 -
谨慎选择“新技术”
某些宣传的“3D即刻种植”“隐形矫正”可能技术不成熟,导致修复失败。优先选择临床验证超过5年的成熟方案。
看牙前做好功课、保留病历和收费凭证,遇到强制消费可向卫健部门投诉。理性评估治疗必要性,才能既省钱又护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