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正畸需要植骨粉的主要原因是牙槽骨量不足,通过骨粉填充可增加骨密度,为牙齿移动提供稳定支撑。 这一技术尤其适用于牙周病导致骨吸收、先天骨缺损或拔牙后骨萎缩的患者,能有效降低正畸过程中牙齿松动、脱落的风险。
-
解决骨量不足问题
当牙槽骨高度或宽度无法支撑正畸力时,直接移动牙齿可能导致骨开裂。植骨粉通过刺激新骨生成,重建牙槽骨结构,避免矫治力损伤现有骨质。例如前牙内收时,唇侧骨板薄的患者必须提前植骨。 -
预防牙根暴露风险
骨粉能形成2-3mm的防护层,防止牙齿移动过程中牙根穿出骨壁。临床数据显示,上颌扩弓配合植骨可使牙根吸收率降低40%,特别适合牙根短平的特殊病例。 -
缩短整体治疗周期
充足的骨量允许医生采用更大矫治力。相比传统分步移动,植骨后单次牙齿位移量可提升1.5倍,平均减少3-6个月治疗时间,尤其对需要压低磨牙的开颌病例效果显著。 -
提升长期稳定性
新生骨组织能有效抵抗正畸复发趋势。追踪研究表明,植骨区牙齿5年保持期的移位幅度仅为未植骨者的1/3,对成人正畸患者尤为重要。
正畸植骨需结合CBCT精准评估骨缺损范围,通常选择胶原骨粉或自体骨混合材料。术后3-6个月骨整合完成后即可开始矫治,注意避免吸烟、糖尿病等影响成骨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