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水漱口、杨柳枝刷牙
古人通过多种方法清洁牙齿,结合自然材料与实用工具,形成了独特的口腔护理智慧。以下是主要方法及特点:
一、漱口法
- 盐水漱口
最早的口腔清洁方式,具有杀菌消炎作用,可预防牙周疾病。 《礼记》记载“鸡初鸣,咸盥漱”,说明晨间漱口是日常习惯。
- 茶水/酒水漱口
茶水中的茶多酚和酒的杀菌性可清新口气、消炎,秦汉时期已出现用浓茶漱口的习惯。
- 药水漱口
包括盐水、明矾水等,具有更强清洁力。明矾水可帮助去除牙菌斑,但需注意浓度。
二、物理清洁工具
- 天然牙刷
- 杨柳枝(齿木) :唐代开始流行,将杨柳枝泡水后咬软,蘸药粉使用,类似现代牙刷。 - 骨制牙刷 :先秦时期出现,骨头上打孔绑上动物毛发,刷头部分有细密刷毛,形态接近现代牙刷。
- 牙签
由骨头或竹子制成,用于剔除食物残渣,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
三、日常习惯与预防
- 饮食卫生
避免过多摄入甜食和粘性食物,减少蛀牙风险。 餐后虚口(含酒漱口)可临时清洁口腔。
- 定期检查
通过观察牙龈颜色、牙齿敏感度判断口腔健康,必要时使用中草药牙膏。
四、其他创新方法
- 中药牙膏 :南北朝时期刘骏记载用皂角、生姜等熬制药水漱口,具有杀菌作用。- 漱口器 :唐代壁画《揩齿图》显示僧人用手指刷牙,后发展为布条或特制工具。
总结
古人通过漱口、工具结合的方式保持口腔卫生,虽然缺乏现代牙膏和精细工具,但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方法中,盐水、杨柳枝、骨制牙刷等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体现了古人对口腔健康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