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种植牙单颗价格差异显著,国产种植体低至2000元/颗,进口高端品牌如瑞士士卓曼可达25000元/颗,具体费用受品牌、手术复杂度及地区政策影响。集采政策使部分进口种植体价格降幅超50%,例如韩国登腾现价770元起/颗,瑞士ITI亲水系列约1.3万-1.5万/颗,而全口修复套餐价最低3万元起。
国产与进口品牌价差明显。国产百康特、创英等基础款价格集中在2000-6000元/颗,适合预算有限人群;韩系登腾、奥齿泰等中端品牌约3000-9000元/颗,兼顾性价比与稳定性;欧美高端品牌如瑞典诺贝尔、德国费亚丹则需8000-30000元/颗,适合复杂病例或长期耐用需求。半口/全口修复采用All-on-4技术约4万-14万元,穿颧种植等特殊方案可达40万元。
费用构成需拆分计算。种植体占成本20%-30%,牙冠(全瓷1500-4500元/颗)和医疗服务费(限价4500-5500元)是主要支出。骨增量(2000-12000元/次)、上颌窦提升(3000-8000元/侧)等附加项目可能大幅增加总价。连锁机构常推出套餐优惠,如“种3送1基台”或终身维护服务。
选择时需平衡预算与质量。低价种植体可能伴随保修期短或适应症限制,而高端品牌提供更久质保(如瑞士ITI十年保修)。建议优先选择卫健委认证机构,对比3家以上方案,重点关注医生资质与术后服务条款。当前价格已进入合理区间,但务必面诊评估个性化需求后再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