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是儿童口腔中的第一组牙齿,共20颗,包括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和乳磨牙,形态较小且颜色较白,通常在6个月至3岁间萌出完毕。
-
乳牙的分类与数量
乳牙分为上下左右四区,每区5颗,具体为:- 乳中切牙(4颗):位于口腔正中最先萌出,形似铲状。
- 乳侧切牙(4颗):紧邻中切牙,体积稍小。
- 乳尖牙(4颗):俗称“小虎牙”,牙冠呈圆锥形。
- 乳磨牙(8颗):包括第一乳磨牙和第二乳磨牙,表面凹凸不平,用于咀嚼。
-
乳牙的形态特征
- 颜色:乳牙呈乳白色,恒牙偏淡黄,因乳牙矿化度较低。
- 大小:乳牙比同名恒牙小,牙冠短而圆,牙颈部明显缩窄。
- 牙根:乳磨牙牙根分叉大且细长,为恒牙萌出预留空间。
-
萌出时间与顺序
乳牙从6个月开始萌出,顺序通常为:
下中切牙→上中切牙→侧切牙→第一乳磨牙→乳尖牙→第二乳磨牙,3岁左右长齐。 -
乳牙的功能与重要性
- 咀嚼与发音:帮助儿童过渡到固体食物,辅助清晰发音。
- 空间维持:乳牙为恒牙引导位置,过早脱落可能导致恒牙排列不齐。
提示:乳牙健康直接影响恒牙发育,建议从第一颗乳牙萌出开始定期口腔检查,并养成刷牙、限糖等习惯,为终身口腔健康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