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社保基数21200元和5000元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缴费金额、个人账户积累、以及退休后的养老金领取金额等方面。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缴费金额
-
21200元基数:
- 企业和个人缴费金额较高。
- 单位缴费:21200 × 16% = 3392元
- 个人缴费:21200 × 8% = 1696元
- 每月总缴费:3392 + 1696 = 5088元
- 一年总缴费:5088 × 12 = 61056元
-
5000元基数:
- 企业和个人缴费金额较低。
- 单位缴费:5000 × 16% = 800元
- 个人缴费:5000 × 8% = 400元
- 每月总缴费:800 + 400 = 1200元
- 一年总缴费:1200 × 12 = 14400元
个人账户积累
-
21200元基数:
- 个人账户积累较多,因为缴费基数高,计入个人账户的比例也高。
-
5000元基数:
- 个人账户积累较少,因为缴费基数低,计入个人账户的比例也低。
养老金领取金额
-
21200元基数:
- 基础养老金部分: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资 × (1 +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 2 × 缴费年限 × 1%
- 假设社平工资为7178.5元,平均缴费指数为1,缴费年限为15年。
- 基础养老金 = 7178.5 × (1 + 1) ÷ 2 × 15 × 1% = 538.39元
-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
- 假设个人账户储存额为50460.52元,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50460.52 ÷ 139 = 363.03元
- 总养老金 = 538.39 + 363.03 = 901.42元
-
5000元基数:
- 基础养老金部分: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资 × (1 +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 2 × 缴费年限 × 1%
- 假设社平工资为7178.5元,平均缴费指数为0.6,缴费年限为15年。
- 基础养老金 = 7178.5 × (1 + 0.6) ÷ 2 × 15 × 1% = 430.71元
-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
- 假设个人账户储存额为49429元,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49429 ÷ 139 = 355.61元
- 总养老金 = 430.71 + 355.61 = 786.32元
养老金调整
- 缴费基数越高,领取的养老金越多,调整幅度也更大。
吉林社保基数21200元和5000元在缴费金额、个人账户积累、以及退休后的养老金领取金额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选择较高的缴费基数虽然短期内缴费金额较高,但长期来看,个人账户积累更多,退休后的养老金领取金额也更高,且调整幅度也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