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续签医保协议指医疗机构与医保管理部门在合同期满后终止服务协议,意味着该机构不再承担医保定点服务职责,参保人员在此就诊将无法享受医保报销待遇。这种情况通常由机构考核不达标、存在违规操作或主动退出医保体系等原因引发,直接影响患者就医选择与费用承担方式。
核心影响与应对要点
-
医疗机构资质变动
不续签协议的医院将失去医保定点资格,无法为参保人提供医保实时结算服务。以提到的宿州市立医院为例,若其未续签协议,患者在该院治疗泌尿系统疾病时需全额自费,无法享受原本85分的综合评分对应的医保报销政策。 -
患者报销流程改变
患者需转至其他定点机构才能使用医保,如中强调的深圳异地就医政策,未续签协议的医院将导致患者无法通过医保系统直接结算,需自行垫付费用后申请手工报销,流程复杂度显著增加。 -
费用承担差异
以提及的乙类药品报销为例,未续签协议的医院不仅无法报销基础医疗费用,涉及特殊药品或治疗时患者可能需承担更高比例自费部分,例如原本报销70%的乙类药可能需全额支付。
应对建议
参保人员就医前应通过医保局官网或APP查询机构资质,若原定点医院未续签协议,及时办理转诊手续至其他定点单位(如推荐的亳州市人民医院等综合评分较高的机构)。特殊情况下需在未续签协议的医院急诊时,保留完整票据向参保地医保部门申请事后报销,避免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