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SMA在医学上指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是一种由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退化导致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以进行性肌无力、肌萎缩为核心特征, 是2岁以下婴幼儿头号遗传病致死原因。关键亮点包括:高携带率(约1/50人群)、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分型决定预后、目前可药物控制但无法根治。
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典型表现是肢体近端对称性肌无力,伴随运动功能退化,但智力与感官正常。根据发病年龄和严重程度分为5型:
- 0型(胎儿型):宫内发病,出生即呼吸衰竭,生存期极短;
- I型(婴儿型):6个月内发病,无法独坐,多数2岁前死于呼吸衰竭;
- II型(中间型):6-18个月发病,可独坐但无法站立,需轮椅辅助;
- III型(少年型):18个月后发病,早期可行走但逐渐丧失运动能力;
- IV型(成人型):30岁后发病,症状轻微,寿命不受影响。
致病基因SMN1的突变导致运动神经元存活蛋白缺失,SMN2基因拷贝数则影响病情轻重。诊断需结合肌电图、基因检测及临床表现,目前诺西那生钠等药物可延缓进展,但年治疗费用高昂。
预防重于治疗:婚前携带者筛查、产前基因诊断可降低患儿出生风险。若家族有不明原因肌无力病史,建议尽早进行遗传咨询与基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