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医保个人账户新规的核心变化在于:个人账户资金不再取现,转为定向使用;家庭共济功能正式启用,允许配偶、父母、子女共享账户余额;门诊报销待遇大幅提升,部分城市取消年度支付限额。
-
个人账户资金用途调整
自2022年起,多地取消个人账户资金取现功能,转为记账管理,仅限定点医疗机构或药店就医购药使用。例如,北京明确9月1日后新划入资金不可自由支取,但历史余额仍可提取。账户资金还可支付医保范围外的自费药品、医疗器械等费用,如天津允许购买医用耗材。 -
家庭共济机制落地
2022年7月起,个人账户实现家庭成员共济使用,但需注意两点:一是需提前备案绑定亲属关系,如北京支持线上办理;二是共济使用并非“共用社保卡”,就医时仍需使用本人社保卡,避免盗刷风险。例如,上海通过“医保家庭共济网”实现资金无感支付。 -
门诊报销待遇提升
改革后,单位缴费部分全部纳入统筹基金,门诊报销限额普遍提高。天津职工医保门诊限额从7500元增至9000元;北京2023年起取消2万元年度限额,退休人员2万元以上费用报销80%。多地同步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如北京从39525元降至30404元。 -
退休人员账户划入标准
退休人员个人账户按定额划入,如北京70岁以下每月100元,70岁以上110元;天津不满70岁每月40元,70岁以上50元。划入金额虽减少,但通过门诊共济保障弥补了待遇差距。
提示:各地政策细则略有差异,参保人可通过医保局官网或线下窗口查询绑定、报销比例等具体操作,及时享受新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