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病方》中关于“痔病”的篇章详细记载了割治疗法,包括用狗膀胱辅助切除内痔、烧灼结扎等外科技术,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中医手术记录。
-
痔病篇的外科手术
书中描述了一套完整的割痔流程:将狗膀胱套于竹管插入肛门,充气后引出痔核,用刀快速切除并敷黄芩粉止血。还提到烧灼结扎法处理小痔核,以及探针搔爬瘘管等操作,展现了汉代先进的外科理念。 -
其他割治相关记载
除痔病外,书中“疽病”篇提到根据病灶部位(骨疽、肉疽、肾疽)调整药物剂量,隐含局部处理思想;“痂癣”篇使用水银外敷,结合刀具清除病灶,体现早期皮肤割治技术。 -
技术的历史意义
这些方法比西方早千余年,尤其是痔手术中倒吊患者泼水复位肛门的操作,结合解剖与物理疗法,凸显古人创造性。书中还强调术后护理,如药物外敷预防感染。
从痔病到皮肤疮疡,《五十二病方》的割治疗法奠定了中医外科基础,其原理至今仍有参考价值。如需深入了解具体操作,可查阅马王堆帛书复原资料或相关医学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