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硬化药物治疗的核心是控制危险因素、延缓斑块进展和预防并发症,常用药物包括他汀类降脂药、降压药(如ACEI/ARB)、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和新型PCSK9抑制剂,需根据个体情况联合用药。
他汀类药物是基石,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减少血管炎症和斑块形成,目标是将LDL-C控制在1.8mmol/L以下。若他汀效果不足,可联用依折麦布或PCSK9抑制剂,后者能强效降脂且安全性较高。
血压管理至关重要,ACEI/ARB类降压药不仅能降压,还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推荐血压目标<130/80mmHg。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合并冠心病或心衰的患者,但需警惕心率过缓。
抗血小板治疗中,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用于预防血栓,但需权衡出血风险,尤其老年或消化道疾病患者。近年研究提示,低剂量利伐沙班联合阿司匹林可能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
生活方式干预是药物疗效的基础,包括戒烟、低盐低脂饮食和规律运动。合并糖尿病者需严格控糖,SGLT-2抑制剂或GLP-1受体激动剂兼具心血管保护作用。
主动脉硬化需长期甚至终身用药,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肌酸激酶和血脂指标。突发胸痛或肢体无力需立即就医,提示可能发生急性血管事件。药物调整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停药或换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