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收治病种目录是基层医疗服务的核心指南,明确规定了66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范围,涵盖内科、外科、妇产科等科室,旨在为农村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这些病种以慢性病管理、急症处理和基础手术为主,例如高血压、糖尿病、阑尾炎等,确保基层医疗机构“接得住、治得好”。
乡镇卫生院的病种目录设计遵循三大原则:一是覆盖高频需求,如上呼吸道感染、胃肠炎等占门诊量70%以上的疾病;二是侧重可操作性,如骨折复位、痔疮手术等技术门槛适中的治疗;三是强化分级诊疗,将复杂病例及时转诊至上级医院。以北京市标准为例,中医病种占比达30%,体现中西医结合特色。
为提升诊疗质量,目录实施动态调整机制。2024年新版新增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肺栓塞等乙类病种,同时优化了ICD-10编码体系,便于电子病历管理。部分卫生院还试点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进阶术式,逐步拓展服务能力。
患者选择乡镇卫生院时,可优先查询当地发布的病种清单。若遇目录外疾病,建议通过医联体绿色通道转诊。随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普及,慢性病患者的长期管理将更加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