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的最佳防治时间主要集中在 抽穗至扬花期 ,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关键阶段:
一、核心防治时期
-
扬花初期(齐穗期)
当小麦植株有5%开始扬花时,应优先进行首次喷药,此时病菌侵染率最高。若遇高温天气,可能边抽穗边扬花,需关注田间扬花情况,少量扬花即可用药。
-
连续阴雨/大雾天气
若抽穗期出现2天以上连阴雨或大雾,需将首次施药时间提前至齐穗期,并间隔5-7天补喷一次。
二、其他注意事项
-
气温与湿度
-
高温加速抽穗扬花,可同步喷药;低温则需推迟至齐穗期。
-
湿度持续高于80%时,需增加喷药频次。
-
-
施药技术
-
重点喷施穗部,确保药剂覆盖整个穗部。
-
每次喷药后间隔5-7天补喷1次,连续阴雨天需抢时施药。
-
-
预防措施
-
选用抗病品种,播种前清沟沥水、深耕细作,减少病菌侵染环境。
-
若已感染,灌浆期将出现严重后果,此时难以控制。
-
三、地区差异与补充说明
-
长江中下游等高发区 :4月下旬至5月上旬是防控关键期,需关注天气变化及时调整防治策略。
-
北方地区 :若春播小麦抽穗期遇雨,需在齐穗期优先施药。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核心在于 精准把握扬花至齐穗期 ,并结合天气、湿度等环境因素调整防治方案,同时配合综合管理措施,才能有效控制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