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般治疗
- 卧床休息:急性期需充分卧床,避免活动加重胸痛。
- 营养支持:补充维生素及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 药物治疗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阿司匹林(2-4g/d)、布洛芬(400-600mg/次,每日3次),可快速缓解胸痛和炎症,为一线用药。
- 秋水仙碱:用于NSAIDs效果不佳或预防复发,推荐疗程3个月,但需注意胃肠道副作用。
-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40-80mg/d),仅在其他药物无效时短期使用,需尽快减量以减少复发风险。
3. 手术治疗
- 心包穿刺引流:若出现心脏压塞或大量积液,需紧急穿刺抽液以缓解症状。
- 心包切除术:适用于顽固性复发性心包炎(病程>2年)、激素无效或缩窄性心包炎患者。
4. 并发症处理
- 感染或肿瘤排查:需排除细菌、结核等感染及恶性肿瘤可能。
- 心功能支持:若合并心衰或心律失常,需强心、利尿或抗心律失常治疗。
提示:多数患者2-6周可自愈,但需密切监测胸痛、积液变化及心脏功能。若治疗后仍剧烈胸痛或积液增多,应及时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