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医院看完病医保报销的关键步骤是:持医保卡就医→结算时直接报销→保留单据备查。 重点包括:门诊/住院报销比例不同、异地就医需备案、自费部分可二次报销(如有补充保险)。
-
持卡就医
就诊时必须携带实体/电子医保卡,挂号、缴费时主动出示。医保系统自动识别可报销项目,直接扣除报销部分,只需支付自费金额。未带卡需先垫付全款,后续手工报销流程复杂。 -
结算时分级报销
- 门诊:起付线以上按比例报销(如社区医院70%、三甲医院50%),年度报销额有上限。
- 住院:起付线更高但报销比例提升(如三甲医院80%),大病保险可进一步报销高额费用。
- 药品/检查:医保目录内甲类药全报,乙类药部分自付,目录外药品需完全自费。
-
异地就医处理
跨省就医需提前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备案,备案成功后可直接结算。未备案则需先自费,回参保地提交住院病历、费用清单等材料申请报销,到账周期约1-3个月。 -
单据留存要点
即使已直接报销,仍需保存发票原件、费用明细单、诊断证明至少2年。商业保险二次报销或医保稽核时可能需查验。电子发票需打印纸质版存档,防止电子数据丢失。
提示:各地医保政策差异较大,可通过参保地医保局官网查询报销目录。特殊病种(如癌症)可申请门诊慢病补助,年度报销额度更高。建议下载官方医保APP实时查询个人账户余额及报销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