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医保政策通过财政补助提升、待遇优化和改革深化三大方向全面升级医疗保障体系。人均财政补助再增30元至670元/年,个人缴费增幅首次低于财政补助;住院报销比例最高达90%,门诊慢特病跨省结算扩围至10种病种;72%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实现“小病不出村”。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范围扩大至近亲属,大病保险支付限额提高至40万元,多层次保障网进一步织密。
财政投入持续加码是2024年医保的核心亮点。中央财政补助预算达3775亿元,城乡居民医保筹资中财政占比超70%,连续参保者累计财政补助可达6690元。困难群众享受“参保零负担+医疗救助”双重保障,农村低收入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9%。门诊待遇提升尤为显著,居民门诊报销人次同比激增31%,60岁以上等重点人群年报销额提高至330元。
待遇优化聚焦“减负”与“便捷”。住院方面,职工和居民医保政策内报销比例分别达80%和70%,大额医疗费用补助支付限额统一为40万元。门诊方面,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特病报销与住院同比例,辅助生殖技术纳入29省份医保。异地就医结算更便利,跨省直接结算人次增长85%,资金垫付减少1947亿元。
改革深化体现为“三扩围”。支付方式上,DRG/DIP付费2.0版覆盖更多病种,集采药品品种突破500种,中药饮片首次纳入全国联采。覆盖面上,灵活就业人员可自主选择职工或居民医保,农民工参保壁垒全面破除。服务网络上,10万家村卫生室实现医保单独结算,32万家通过“乡村一体化”模式纳入报销,群众购药便捷度显著提升。
2024年医保政策通过精准投入与制度创新,实现了“参保有补助、看病少花钱、结算更省心”的民生承诺。建议参保群众及时关注属地化细则,如门诊共济、连续参保激励等政策,充分释放医保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