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医保卡的钱是根据参保人身份(在职/退休)、年龄、缴费基数或养老金水平,按政策规定的比例计算并扣除代缴项目后划入的。具体金额因地区和政策调整存在差异,但核心逻辑始终围绕“多缴多得”与“年龄倾斜”原则。以下是关键计算规则:
-
在职职工
- 新政策(2024年起):统一按缴费基数的2%计算,再扣除0.2%的护理保险和5元大病保险。例如,缴费基数15000元,每月入账:元。
- 老政策:分年龄段计算比例(35岁以下2%、35-45岁2.1%、45岁以上2.5%),扣除项相同。同一案例老政策入账340元,新政策实际到账减少。
-
退休人员
- 新政策:70岁以下每月固定100元,70岁及以上125元。
- 老政策:按养老金的4.5%计入,保底80元(70岁以下)或90元(70岁以上)。例如养老金4000元,老政策月入180元,新政策降至125元。
-
灵活就业与失业人员
参照在职职工标准计算,但需注意缴费基数通常按当地最低标准或自主申报值核定。 -
代扣项目
所有参保人均需扣除两项费用:- 0.2%的护理保险(按缴费基数或养老金基数计算);
- 5元大病保险(固定额)。
-
地区差异与动态调整
部分城市可能沿用老政策的分段比例(如35岁以下2%、35-45岁2.6%),或退休人员按平均工资4.1%计算。最终以当地医保局公布的细则为准。
提示:医保账户划拨规则可能随政策优化调整,建议通过当地医保局官网或小程序查询实时数据。若发现金额异常,可核对缴费基数与代扣明细,或联系社保部门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