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化检查并非只有癌症才需要做,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关键亮点:①免疫组化是病理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②适用于肿瘤良恶性鉴别、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病等;③能精准定位病变组织中的特定抗原。
-
肿瘤诊断的核心技术
免疫组化在癌症诊断中确实发挥关键作用,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如ER/PR受体、HER2蛋白)指导治疗方案制定。但同样用于鉴别良性肿瘤(如纤维瘤)与低度恶性肿瘤。 -
感染性疾病的侦查利器
对病毒(EB病毒、HPV)、细菌(结核分枝杆菌)等病原体感染,免疫组化能直接在组织中标记病原体抗原,比常规染色更早发现隐匿感染。 -
自身免疫病诊断标配
如天疱疮患者皮肤活检中,免疫组化可显示IgG在表皮细胞间的沉积;肾小球肾炎通过检测免疫复合物类型来区分病因。 -
神经系统疾病应用
阿尔茨海默病脑组织检测tau蛋白、β淀粉样蛋白沉积,克雅氏病检查朊蛋白异常表达,都依赖免疫组化技术。 -
移植排斥反应监测
器官移植后活检组织通过CD3、CD20等免疫标记物评估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及时发现排斥反应。
免疫组化就像病理学的"分子显微镜",其价值远超癌症筛查。当医生建议做这项检查时,可能是为了更精准锁定疾病元凶,患者无需过度紧张。保持与主治医生的沟通,了解检查的具体目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