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姓名需遵循国家规范,核心要求包括:使用规范汉字、原则上随父姓或母姓、禁止使用符号/外文/数字等非规范字符,且需在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前确定姓名。 以下是具体规定和注意事项:
-
姓氏选择
新生儿原则上应随父姓或母姓,特殊情况下可选择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扶养人姓氏,或有其他正当理由(需提交证明材料)。少数民族可遵从本民族文化传统。 -
名字规范
- 用字限制:必须使用国务院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的汉字,禁用繁体字、异体字、自造字、外文、拼音、数字及符号。
- 外籍父母例外:父母一方或双方为外籍的,姓名可填写中文或英文,但若在中国落户需使用中文。
-
取名禁忌
- 避免生僻字或谐音不佳:可能影响证件办理、社交及日常生活。
- 禁止消极寓意或凶煞字:如含负面含义或文化中的不吉利字眼。
- 性别适配性:避免男女名字混淆。
-
法律与流程要求
- 《出生医学证明》一经签发,姓名不可随意更改(除非登记错误或无法落户)。
- 未提供父亲信息的,母亲需书面声明,父亲信息栏填写“/”。
总结:取名需兼顾法律规范与文化传统,建议提前查询生僻字和重名情况,确保姓名简洁、吉祥且易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