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登记号和代码是两个相关但不同的概念,具体区别如下:
一、医疗机构登记号
-
定义
医疗机构登记号是医疗机构在注册登记时由登记机关(如卫生健康委员会)赋予的唯一标识,用于确认其合法执业资格。
-
组成与结构
-
格式 :22位数字组合,包含9位组织机构代码和13位机构属性代码。
-
结构解析 :
-
前6位:行政区划代码(如530324代表云南省曲靖市);
-
中间2位:经济类型代码(如1代表非营利性机构);
-
接下来2位:卫生机构类别代码(如11001代表综合医院);
-
最后1位:机构分类管理代码。
-
-
-
唯一性
登记号在医疗机构执业期间保持不变,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相当于机构的“身份证”。
-
查询方式
可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的“政务服务”平台查询。
二、医疗机构代码
-
定义
医疗机构代码通常指 组织机构代码 ,是每个法人单位(包括医疗机构)在工商登记时取得的唯一代码,用于企业身份识别。
-
与登记号的区别
-
适用范围 :
-
组织机构代码用于企业注册登记,适用于所有法人单位(如公司、非营利组织等);
-
医疗机构登记号专门用于医疗机构的执业许可,属于卫生行业专用代码。
-
-
功能差异 :
-
组织机构代码主要用于企业间的法律关系(如签订合同、招聘等);
-
医疗机构登记号主要用于医疗监管、医保报销等医疗行业特定场景。
-
-
-
特殊情况说明
若需查询医疗机构代码,可向医疗机构直接咨询,或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针对营利性医疗机构)。
总结
-
医疗机构登记号 是卫生行业专用代码,用于医疗机构的执业许可和监管,具有唯一性和行业关联性;
-
医疗机构代码 可能指组织机构代码(用于企业身份),与登记号分属不同登记系统和用途。
-
两者均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但查询对象和场景有明确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