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在饮食上有诸多注意事项。关键在于保证营养均衡,适度提升血容量与血压水平,同时规避可能致使血压降低的食物。具体如下:
- 增加盐和水的摄入:适量多摄入盐分,每天食盐量可增至 12 - 15 克,比如可适当食用咸菜、榨菜等。多喝水能扩充身体血容量,每天保证 1500 - 2000 毫升的饮水量,以维持血压稳定。
- 保证营养丰富: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像瘦肉、鱼类、豆类、蛋类、奶类等,有助于增强体质。还要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菠菜、橙子等,为身体提供多种必需营养成分。
- 选择易消化食物:小米粥、山药粥、软面条、鸡蛋羹等食物容易消化吸收,不会给胃肠造成太大负担,有利于身体对营养的摄取。
- 适当食用高胆固醇食物:与高血压相反,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可适量食用含胆固醇多的食物,例如动物肝脏、奶油、鱼卵等,以提升血胆固醇浓度,增强动脉紧张度,促使血压上升。
- 避免不良饮食行为:不要一次进食过多或过快,应少食多餐,防止血液集中于胃肠道,引发血压下降。要限制酒精摄入,避免饮用烈酒,因为酒精可能导致血管扩张,使血压降低;也要减少咖啡因摄入,像咖啡、浓茶要适量饮用 。
饮食调整仅是体位性低血压综合管理的一部分,还需结合规律运动、充足睡眠、缓慢改变体位等措施。要是症状严重,务必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