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
建立档案 :实验室管理人员必须建立好仪器设备的档案,并要有专人负责对仪器设备建立管理台账。档案内容应包括仪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名称、出厂编号、测量范围、精度、购入日期、购入状态、购入费用、管理编号、使用部门、操作人、用途、状态(在用/停用)、计量检定周期、计量检定单位/部门、上次计量检定日期、检定结果、历次计量检定记录、等级、档案编号等。根据仪器的价值和类型,还可以将仪器设备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仪器进行分类管理。
-
注意仪器设备溯源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检验仪器的准确度和量值可溯源性,实验室应有计划地组织各使用部门对产品质量检验仪器、检测项目做出各检测参数的溯源性测量和不确定度值的评定或进行周期检定加以校准。强制检定范围内的仪器设备应由指定的检定/校准机构进行检定,检定/校准合格后方可使用。期间核查也是验证仪器设备状态可信度的重要手段。
-
注意仪器设备日常维护 :实验室设备应定期进行日常保养,包括清洁、润滑、紧固等,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对于大型仪器和设备,应注意防尘、防潮、防霉和防晒。实验室人员还应不时检查设备的状况,发现异常设备应及时维修。
-
健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应建立设备管理组织,明确管理人员、核查人员、操作人员和服务人员的职责、权力与相互关系。制定设备管理程序,明确设备管理活动的过程、步骤、内容和所有环节。编写设备作业指导书,指导检测人员操作设备。设备在投入试验前应进行校准或验证,确保其能够满足实验室的标准要求和相应的标准规范。
这些管理措施有助于确保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