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保单位最多
运城被称为“国宝第一市”的称号源于其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丰富的文物资源,具体原因如下:
一、国保单位数量领先
截至2023年,运城拥有 102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一数量占全国地级市之首,仅次于北京(135处)。这些国保单位涵盖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各类文物,包括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石刻等,类型多样且价值连城。
二、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
运城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之一,历史上被称为“河东”。这里是华夏民族始祖黄帝、炎帝、蚩尤等部落的活动中心,也是尧、舜、禹等古代圣王的都城,承载着数千年的文明史。
三、历史名人故居集中
运城是多位历史名人的故乡,如:
-
关公(关羽) :三国时期名将,解州关帝庙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关帝庙;
-
西侯度 :春秋时期政治家,运城是他的故里。
四、文化底蕴深厚
运城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如盐湖文化(盐神庙)、夏县稷山遗址、后土祠等,这些文化符号与物质遗存共同构成其独特的文化景观。
五、地理与历史交融
运城地处黄河中游,因盐运文化闻名。春秋时期称“盐氏”,元太宗赐名“圣惠镇”,明代改称“凤凰城”,盐运历史与华夏文明发展紧密相关。
运城凭借其国保单位数量、文明发源地地位、历史名人聚集度及文化资源多样性,成为当之无愧的“国宝第一市”。这一称号不仅是对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可,更是对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