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脉针推算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结合脉诊与五行理论的高阶辨证施治技术,其核心在于通过三脉同诊(寸口、人迎、太溪)精准定位病源,再按五行相生规律取穴施针,实现“脉平病止”的治本效果。
-
三脉同诊,精准辨证
传统中医仅诊寸口脉,而五行脉针创新性融合人迎脉(候卫气强弱)、太溪脉(判肾气存绝)进行综合辨证。例如宫寒痛经患者,通过三脉发现寒气根源,针对性施针散寒,症状彻底消失且不复发。 -
五行推算,动态调治
根据脉象对应的五行属性(如左关浮大为阳木),按“本经子穴”原则取穴(如阳木经火穴阳辅)。临床中,头痛取小海穴(火生土)、胃痛取大陵穴(火生土),均以五行生克为纲,确保穴位与病机高度匹配。 -
脉平验证,疗效立现
施针后以“三部脉力度趋近一致”为疗效标准。例如带状疱疹疼痛患者,针行间穴(阴木经火穴)后10分钟脉平痛消,印证了“调脉即调病”的理论优势。
五行脉针将抽象五行理论与实操脉诊、针灸结合,形成闭环治疗体系,尤其适合疑难杂症。学习时需掌握脉象定位、五行推演及穴位反应点验证,方能发挥其“治本除标”的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