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工伤保险法新规主要围绕扩大覆盖范围、完善费率机制、强化基金监管等方面进行了修订,具体内容如下:
一、扩大工伤保险覆盖范围
-
新增参保主体
将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及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纳入工伤保险覆盖范围,明确其缴费和待遇享受义务。
-
调整适用对象
覆盖全国各统筹地区所有职工和雇工,包括灵活就业人员。
二、完善工伤保险费率机制
-
行业差别费率调整
根据行业工伤风险程度确定差别费率,并定期调整费率档次,具体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制定。
-
特殊行业缴费方式
对难以按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业,由国务院规定具体缴费方式。
三、强化工伤保险基金监管
-
省级统筹推进
工伤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提高基金抗风险能力。
-
基金使用规范
明确基金用于工伤待遇、工伤预防、职业康复等支出,禁止挪作他用。
四、优化工伤职工待遇标准
-
伤残津贴调整
2023年底前,全国统一提高一级至四级伤残津贴月标准,例如一级伤残增加157元/月。
-
供养亲属抚恤金与生活护理费
供养亲属抚恤金每人每月增加40元,孤寡老人或孤儿再增加50元;生活护理费根据护理依赖程度分档调整,最低标准3325元/月。
-
工伤死亡赔偿标准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调整为上一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分配顺序明确。
五、其他重要调整
-
工伤认定标准 :新增“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等情形。
-
用人单位责任 :明确用人单位未依法参保的处罚措施。
以上新规通过扩大覆盖、完善机制、提升待遇,进一步保障工伤职工的权益,同时强化了基金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