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第三大省级行政区,陆地面积约118万平方公里,仅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其辽阔的疆域横跨东北、华北和西北,以草原、森林、沙漠等多样化地貌著称,是生态资源与能源储备的战略要地。
-
面积与排名
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约11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2.3%。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三,仅小于新疆(约166万平方公里)和西藏(约122万平方公里)。从东到西直线距离超过2400公里,覆盖广泛的地理经度。 -
地理位置与地形特征
内蒙古地处中国北部边疆,与蒙古国和俄罗斯接壤,国内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8省区相邻。地形以高原为主,包含呼伦贝尔草原、鄂尔多斯高原、大兴安岭森林和巴丹吉林沙漠,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带。 -
资源与经济地位
内蒙古煤炭、稀土、天然气储量居全国前列,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国家能源保障核心区。畜牧业规模庞大,羊肉、乳制品产量全国领先,草原经济特色鲜明。 -
行政区划特点
内蒙古下辖9个地级市、3个盟和2个计划单列市(满洲里、二连浩特),常住人口约2400万。地广人稀的特点使其人口密度仅为每平方公里20人,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作为连接华北与西北的生态屏障,内蒙古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能源供应中发挥关键作用。其广袤的土地不仅承载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更孕育了独特的草原文化,是探索自然与人文多样性的重要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