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类别内最多3个执业范围
执业医师增加执业范围需符合以下规定:
一、基本条件
-
学历要求
需取得注册执业范围以外、同一类别其他专业的高一层次学历(如硕士、博士),且该学历需经省级以上教育部门承认。
-
培训与考核
-
在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业务培训机构完成系统培训满2年,或专业进修满2年,且考核合格。
-
考核合格后需取得省级以上考核机构出具的合格证明。
-
-
执业机构同意
需经原执业机构同意,并报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二、执业范围限制
-
类别限制
变更后执业范围需与原注册类别相同(如临床类别医生只能增加临床相关专业)。
-
数量限制
临床类别医生最多可增加3个执业范围,且全国通用。
- 其他类别(如中医、口腔、公卫)需单独申请,且数量限制可能更严格。
三、特殊类别补充说明
-
全科医学专业 :二级及以上医院专科医师完成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可在原注册范围基础上增加。
-
基层医疗机构医师 :在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业的临床医师,经考核批准后可增加公共卫生类执业范围。
四、变更流程
-
材料准备
包括身份证、执业证书、学历/培训证明、申请审核表等。
-
提交申请
向拟执业机构所在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提交材料。
-
审核与发证
经审核通过后,领取新增执业范围的《医师执业证书》。
五、其他注意事项
-
跨类别变更需重新取得对应类别的医师资格。
-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与营利性医疗机构对多范围注册有差异,需提前咨询当地卫生局。
-
个体行医需满足5年执业经历等额外条件。
以上规定综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执业医师注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确保医师执业范围变更的规范性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