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内“三高”(高压力、高灌注、高滤过)的根治需通过药物干预、生活方式调整及病因治疗综合管理,核心在于降低肾小球内压、延缓肾病进展。关键措施包括:普利/沙坦类药物靶向降压护肾、严格低盐低蛋白饮食、控制原发病及避免肾损伤因素**,但需明确“彻底根除”需长期规范治疗而非短期治愈。
- 一线药物靶向干预:普利类(ACEI)和沙坦类(ARB)是核心用药,通过选择性扩张出球小动脉直接降低肾小球内“三高”,同时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小球硬化。这类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使用,即使无高血压也可适用。
- 严格饮食控制:每日盐摄入需低于6g(严重者3-5g),减少水钠潴留以降低肾小球压力;优质低蛋白饮食(0.6-1.0g/kg/日)可减轻肾小球滤过负担,需根据肾功能调整。
- 原发病与并发症管理:如IgA肾病、狼疮性肾炎等需针对性免疫治疗;合并高血压、高血脂时联用降压药(如CCB)、降脂药,避免心血管事件加速肾损伤。
- 规避风险因素:感染、脱水、肾毒性药物(如解热镇痛药)等可能加重肾内“三高”,需积极预防;定期监测血压、尿蛋白及肾功能指标。
总结:肾小球内“三高”的根治是持久战,需药物、饮食、病因管理多管齐下,早期干预可显著延缓尿毒症进程。患者应遵医嘱规范治疗,避免自行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