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心痛是中医病证名,指因肾、胃、脾、肝、心等脏腑有病,病气上逆乘心所致的心痛,或阳虚而阴气上逆所致的心痛。
一、病因病机
-
脏腑气逆:肾、胃、脾、肝、心等脏腑有病,其经脉气血运行失常,气机逆乱,上逆乘心,发为厥心痛。例如,肾经病变导致的肾心痛,常表现为牵引到后背、拘急抽掣疼痛;胃经病变引起的胃心痛,多伴有腹胀、胸中满闷等症状。
-
阳虚阴逆:阳气虚衰,无力推动阴寒之气,导致阴寒之邪上逆,痹阻心阳,引发厥心痛。此类厥心痛常伴有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冷汗淋漓等阳虚阴盛的症状。
-
邪犯心包或他脏邪犯心支脉:外来邪气侵犯心包,或他脏的病邪沿着经脉传至心脏的分支脉络,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导致心痛发作,并可能伴有发厥的症状。
-
中寒发厥:外感寒邪,直中于里,损伤人体的阳气,导致阳气闭阻,不能温煦肢体和心脉,从而引起心痛和四肢厥冷等症状。
二、症状表现
-
心前区疼痛:疼痛性质可为胀痛、刺痛、隐痛、绞痛、灼痛等,且疼痛程度较为剧烈,持续时间较长。
-
四肢厥冷:由于阳气不足或寒邪凝滞,气血运行不畅,无法到达四肢末端,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
-
其他伴随症状:根据具体的病因和个体差异,还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心慌气短、恶心呕吐、腹胀、胸闷等症状。
三、治疗原则
-
温经散寒:对于阳虚阴逆型厥心痛,常用附子理中汤、吴茱萸汤等方剂,以温中散寒、回阳救逆。
-
理气活血:针对气滞血瘀型厥心痛,可采用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等方剂,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
化痰除湿:痰湿内阻型厥心痛,可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温胆汤等,以化痰除湿、通络止痛。
-
针灸推拿:针刺内关、足三里、中脘等穴位,或按摩腹部、背部等部位,可缓解疼痛和不适症状。
厥心痛是一种与心脏相关的疾病,但并非现代医学中的单一疾病,而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心前区疼痛综合征。在治疗时,应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综合运用中药、针灸等多种疗法,以达到缓解症状、改善预后的目的。患者也应注意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