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张期震颤是心脏触诊检查时的一种体征,主要发生在心前区或三尖瓣区。它通常是由血流经过口径较狭窄的部位,或循着异常的方向流动而产生旋涡,使心壁或血管壁振动而产生的。
舒张期震颤的病因
-
心脏疾病:
- 二尖瓣狭窄是引起舒张期震颤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二尖瓣狭窄,血液在舒张期通过二尖瓣时受阻,产生旋涡,导致心壁振动,从而形成舒张期震颤。
-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也可能导致舒张期震颤。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情况下,血液在舒张期可能反流至左心室,产生异常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而引发舒张期震颤。
- 其他心脏疾病如心肌病、心包炎等也可能引起舒张期震颤,但相对少见。
-
其他器官疾病:
- 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导致心脏负荷增加,从而在舒张期出现震颤。
- 贫血和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影响心脏功能,导致舒张期震颤的发生。
-
其他因素:
- 药物副作用、电解质紊乱等不常见因素也可能导致舒张期震颤。
舒张期震颤的临床表现与并发症
-
临床表现:
- 呼吸困难:舒张期震颤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这是由于心脏舒张受限,心排血量减少所致。
- 紫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紫绀,即皮肤黏膜发绀,这是由于缺氧引起的。
- 咳嗽:咳嗽也是舒张期震颤的常见症状之一,可能与左心房增大压迫支气管有关。
- 声音嘶哑:声音嘶哑可能是由于扩大的左心房和肺动脉压迫喉返神经所致。
- 吞咽困难: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这可能与食管受压有关。
-
并发症:
- 充血性心力衰竭:由于舒张期心室充盈受阻,心排血量减少,患者可能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如端坐呼吸、肝大、腹水、下肢水肿等。
- 心律失常:舒张期震颤患者常并发房颤,这可能是由于左心房压力增高及房间扩大所致。
- 栓塞:二尖瓣狭窄伴有房颤的患者,左心房内血栓形成容易发生栓塞,常见于脑栓塞、四肢动脉栓塞、肠系膜动脉栓塞及其他脏器动脉栓塞。
诊断与治疗
-
诊断:
- 舒张期震颤的诊断主要依靠医生的听诊和触诊。医生会通过听诊器听取心脏的杂音,观察震颤的强度和频率,以及触诊心脏的震颤感,从而做出初步的诊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病因。
-
治疗:
- 对于心脏疾病引起的舒张期震颤,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方面,可以使用抗凝剂如华法林、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或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等。手术治疗则根据瓣膜病变的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二尖瓣分离术、人工瓣膜置换术等。对于其他器官疾病引起的舒张期震颤,则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舒张期震颤是多种心脏疾病或其他器官疾病的前兆表现,其病因复杂多样。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