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源性水肿是肾脏疾病引发的常见症状,其症状主要表现为首先出现于组织疏松部位的水肿,如眼睑或颜面部、足踝部,严重时可延及下肢及全身,还可能伴有蛋白尿、高血压、血尿、肾功能异常以及乏力、腰酸、腰痛等不适。具体如下:
- 全身性水肿:水肿最早多在眼睑或颜面部、足踝部出现,晨起时较为明显。病情严重时,会蔓延至下肢,甚至全身。像肾病综合征患者,全身水肿就是其四大特征之一 。
- 蛋白尿:大量蛋白质会从尿液中丢失,致使低蛋白血症出现,进而使得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水分从血管内渗透到组织间隙,最终引发水肿。
- 高血压:肾脏疾病往往会导致血压升高,这是肾源性水肿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 血尿:尿液中会出现红细胞,这有可能是肾小球疾病的表现,尿色可能呈现洗肉水色,严重时甚至为鲜红色,通过镜检可发现大量红细胞。
- 肾功能异常:比如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这提示肾功能已经受损。
- 其他症状:患者还可能会感到乏力、腰酸、腰痛等不适。肾源性水肿若伴发热、少尿、扁桃体肿大等,多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若伴皮肤紫癜、关节痛等,多见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若伴血糖升高、视物模糊等,见于糖尿病肾病;若伴血脂升高、低白蛋白血症,多见于肾病综合征。
肾源性水肿的症状会因个体差异以及病情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若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伴有蛋白尿、高血压等情况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行尿常规、肾功能、肾脏超声等相关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