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核查,规范发放
关于高龄津贴核查报告的撰写,需结合自查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确保内容详实、规范。以下是报告的结构框架及注意事项:
一、报告结构框架
- 标题
标明核查主体(如社区/单位名称)及核查周期(如2023年7月-2023年9月)。
- 执行依据
引用相关政策文件(如《郑州市高龄津贴发放管理暂行办法》)及上级通知。
二、核心内容要点
- 核查范围与对象
-
明确核查的津贴补贴项目(如高龄津贴)及适用对象(如80岁以上城乡居民)。
-
列出核查期间涉及的具体人员名单及基本信息。
- 核查方法与流程
-
说明核查所采用的方法(如数据比对、入户调查、健康档案核查等)。
-
描述核查流程,包括资料审核、实地核查、问题反馈等环节。
- 津贴发放情况
-
统计核查期间津贴发放总额、人均发放额等基础数据。
-
采用表格形式展示具体发放名单、金额及发放日期。
- 合规性自查
-
核对津贴对象是否符合国家统一标准(如年龄、缴费年限等)。
-
检查是否存在违规发放情形(如重复发放、冒领、截留等)。
三、问题与整改措施
- 存在问题
-
列出核查中发现的问题,如数据录入错误、档案不完整、服务覆盖不足等。
-
对问题进行分类统计,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 整改措施
-
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如加强数据审核、完善档案管理、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等)。
-
明确整改责任人及整改期限,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四、结论与建议
- 核查结论
总结核查结果,确认津贴发放的合规性及存在的问题。
- 政策建议
根据核查情况,提出完善津贴发放机制的建议(如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加强部门协作等)。
五、附件(可选)
-
数据表格 :津贴发放明细表、人员信息表等。
-
证明材料 :健康档案、居家服务记录等。
注意事项
- 报告需使用规范格式,语言简洁明了,数据准确无误。- 若发现违规行为,需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并配合调查处理。通过以上结构化撰写,可确保核查报告全面反映津贴发放情况,为政策执行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