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强度,引发裂缝
撒干水泥收面存在以下危害,需特别注意施工规范:
一、强度降低
-
水灰比失调
抛撒的水泥层水灰比通常高于下层混凝土,导致孔隙率增加,抗压强度下降。正常混凝土孔隙率控制在合理范围,而抛撒层孔隙率可能大幅上升。
-
早期脱水影响
水泥遇水后水化反应加速,若过早撒干会中断水化过程,使表面未充分胶结,降低整体强度。
二、表面质量问题
-
开裂与脱层
抛撒水泥层与下层混凝土收缩不一致,产生拉应力。当应力超过抗拉强度时,表面出现裂缝,严重时导致起砂和剥落。
-
不平整与厚薄差异
水泥分布不均或厚度不一致,导致地面高低不平,影响美观和使用功能。
三、耐久性受损
-
抗侵蚀能力下降
表面孔隙增多使地坪更易受到化学物质和水分侵蚀,缩短使用寿命。
-
防水性能减弱
裂缝和孔隙为水分渗透提供通道,降低地坪防水能力。
四、施工安全隐患
-
滑倒风险
新浇筑混凝土表面未达到设计强度时撒干水泥,易形成滑溜表面,增加施工人员跌倒风险。
-
设备损坏
强度不足的抛撒层可能无法承受压光设备或施工荷载,导致设备故障。
建议与改进措施
-
避免过早撒干 :确保下层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再进行表面处理。
-
控制水灰比 :抛撒水泥时使用低水灰比材料,并覆盖保湿养护。
-
分层施工 :采用专业收光设备,确保厚度均匀性。
-
及时养护 :雨天暂停施工,避免雨水冲刷未凝固的水泥。
通过规范操作可有效减少危害,提升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