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保不属于城乡居民医保,而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简称新农合)的旧称,两者在参保对象、缴费标准、报销政策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区别如下:
一、参保对象不同
-
农保 :仅限农村户籍居民参保;
-
城乡居民医保 :整合了原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城镇非从业居民和农村户籍居民。
二、缴费标准与待遇差异
-
缴费标准 :农保(原新农合)通常由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组成,但整体水平低于城乡居民医保;
-
报销比例与待遇 :农保的报销比例较低,且主要覆盖基层医疗机构(如乡镇卫生院),大额医疗费用需自费或通过其他渠道解决;城乡居民医保的报销比例更高,且随着政策统一,城乡待遇差距逐步缩小。
三、保障范围差异
-
农保 :主要提供基础医疗保障,门诊、住院等大额费用报销有限,部分地区仅限乡镇卫生院使用;
-
城乡居民医保 :保障范围更广,包括门诊、住院、重大疾病等,且对异地就医、慢性病门诊等有更多支持。
四、法律属性差异
农保曾是国家单独的社保项目,但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自2016年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已并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两者合并为“城乡居民医保”。现行法律框架下已无“农保”这一独立险种。
总结
农保(原新农合)与城乡居民医保是两个独立且不同的社保类型,前者已随政策整合为后者。农村居民应参保城乡居民医保以获得更全面的医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