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养老保险(现已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合并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纳规定如下:
一、缴费资格与参保范围
-
户籍要求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对象为年满18周岁(不含在校学生)的城乡居民,包括农村户籍人员及非农村户籍但未参加职工社保的群体。
-
与职工社保的区别
农村/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属于 自愿参保的补充性社会保障 ,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有本质区别。若已参加职工社保,则无法同时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二、缴费方式与办理地点
-
线上办理
通过当地社保部门官网、手机APP或微信公众号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通道办理,需输入身份证号选档缴费。
-
线下办理
-
社区/村委会 :携带身份证、照片到户籍所在地乡镇社保所或村委会办理。
-
银行渠道 :部分银行网点支持代扣缴费,需办理相关协议。
-
三、缴费标准与待遇
-
缴费标准
各地标准不同,例如北京市2025年最低年缴1000元,最高9000元,个人缴费部分一般为80%-120%。
-
待遇领取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60周岁)且累计缴费满15年,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约139元个人账户养老金。若未缴满15年,可继续缴费至满15年或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四、特殊情况处理
-
非农业转移人口 :若已办理职工社保,需先解除职工社保关系后,方可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
政府补贴 :城乡特困供养人员、重度残疾人等群体,可申请政府代缴保费。
总结
农村养老保险的缴费地点以户籍所在地为主,不受户籍迁移影响。若在市里居住但户籍仍为农村,完全可以在户籍地继续参保缴费。建议优先通过当地社保部门官方渠道办理,以确认最新政策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