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中毒是由磷元素或其化合物引起的急慢性中毒性疾病,根据接触时间和剂量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
一、急性磷中毒
- 消化系统症状
早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时可能引发胃黏膜出血或胃穿孔。 - 肝脏损害
典型特征包括肝肿大伴压痛、黄疸及肝功能异常,严重者可能合并肾脏损害(如少尿、无尿)。 - 神经系统症状
出现头痛、眩晕、乏力,严重时进展为意识模糊、抽搐或昏迷。 - 呼吸系统影响
可能引发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甚至急性肺水肿。 - 循环系统异常
表现为心慌、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导致休克。
二、慢性磷中毒
- 呼吸系统损害
长期吸入磷化合物可导致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炎症。 - 口腔与骨骼病变
出现牙龈肿痛、牙齿松动或脱落,严重时引起下颌骨骨质疏松或坏死。 - 其他系统症状
伴随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以及口内蒜臭味、厌食等消化系统症状。
三、治疗原则
- 急性中毒处理:立即用0.1%~0.2%硫酸铜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至无蒜臭味,并口服硫酸铜抑制磷吸收;禁用导泻和脂肪类食物。
- 支持治疗:静脉注射肝泰乐、维生素C等保护肝脏,辅以三磷酸腺苷等促进代谢。
- 皮肤接触处理:立即冲洗后使用3%硝酸银或2%硫酸铜涂抹创面,避免油性敷料。
慢性中毒需脱离接触环境并对症治疗,如口腔护理和骨骼健康监测。